美國反對全球海運碳稅 警告將制裁支持國家

2025/10/11

美國明確拒絕IMO推動的「淨零框架協議」。
美國官員稱其為全球碳稅,將損害經濟利益。
警告將祭出簽證、港口與貿易等制裁措施。

去風險與永續發展新戰略!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達成協定,
台灣能否借巴拉圭打開南美新局?

2025/10/9

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達成協定,涵蓋全球近1/4 GDP。
新協定納入永續條款,強調氣候、勞權與環境責任。
台可借巴拉圭關稅同盟優勢,擴展南美經貿合作。

專家稱,必須為因氣候危機而流離失所的太平洋島民設立
「人道主義」簽證

2025/10/9

太平洋島國受海平面上升威脅,數萬人恐流離失所。
國際專家建議紐西蘭設立專屬人道簽證。
移民政策排除高風險族群,引發制度性關切。

科學家警告:紐西蘭的甲烷減排目標將開創壞先例

2025/10/13

新目標為2050年減排14~24%,遠低於原訂目標。
政府稱此舉平衡農業出口與減排責任。
科學家警告將破壞巴黎協定全球努力。

📌 彙整觀察:
全球氣候治理出現兩股分歧力量:一方面,美國強硬反對國際海運碳稅,突顯氣候政策的地緣政治化;另一方面,歐盟積極深化與南美的永續協定,試圖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區域合作模式。太平洋島國難民議題與紐西蘭甲烷爭論,則揭示氣候公正與農業減排的制度缺口。
本會觀察,未來「公平與落實」將成為各國氣候政策的核心競爭面。

永續資訊揭露的監管趨勢:IFRS三項準則全面解析與應用

2025/10/9

IFRS S1建構通用揭露框架,強調與財報連結。
IFRS S2聚焦氣候揭露,涵蓋S1四大面向。
IFRS S3草擬中,揭露生物多樣性與自然風險。

聯合國機構同意管理排放逆轉風險的規則

2025/10/10

新規定要求移除排放項目長期監控風險。
若發生逆轉,可透過保險或替代方案彌補。
相關方法與工具將持續依科學更新。

回顧40年漂泊 世界最大、最古老
冰山A23a面臨最後大崩解

2025/10/8

A23a自1986年崩落,擱淺長達30多年後北漂。
曾威脅南喬治亞島生態,造成外界生態關注。
現受海浪與高溫影響,預估將數週內崩解。

📌 彙整觀察:
IFRS 永續揭露準則的落地,標誌著企業從「自願揭露」邁向「制度性責任」的新階段。聯合國機構同步制定碳移除與排放逆轉的管理規則,進一步強化碳市場的可信度。冰山 A23a 崩解的象徵性畫面,也提醒氣候風險已非遙遠議題。
本會觀察,企業需同時提升揭露能力與風險評估機制,確保財務、環境與治理資料的一致性與可驗證性。

科學家在 COP30 前發出警告:氣候臨界點正在被跨越

2025/10/13

珊瑚礁正進入幾乎無法逆轉的白化崩解。
亞馬遜雨林或在升溫1.5°C時崩潰。
再生能源首度超越燃煤,帶來希望。

COP30 巴西簡報第31期-巴西將在 COP30 會議上提議全球碳市場整合

2025/10/9

巴西將提議建立全球碳市場整合的「開放聯盟」。
聯盟採自願參與機制,促進經濟脫碳與巴黎協定實施。
收益將回饋技術投資與減碳創新,助企業提升競爭力。

威廉王子將出席在巴西舉行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高峰會

2025/10/9

威廉王子將出席COP30 頒發Earthshot環境獎項。
其出席被認為能吸引全球媒體目光。
COP30將決定新減碳目標,各國領袖受邀參與。

📌 彙整觀察:
COP30 籌備進入實質談判階段。巴西提議建立「全球碳市場整合機制」,顯示發展中國家希望藉由制度主導取得更大話語權。氣候科學界則同步發布臨界點警告,凸顯此次會議的歷史壓力。威廉王子預定出席,象徵公眾與政治層面的再聚焦。
本會觀察,COP30 不僅是政策會議,更將成為評估「碳市場整合」與「全球信任重建」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