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新訊

為協助會員掌握全球淨零轉型脈動,台灣淨零排放碳中和協會(NZCA)每週精選國內外重要碳議題趨勢,提供即時且專業的新知觀測,協助會員即時掌握國際脈動,作為企業推動永續發展的策略參考。我們的觀測範疇涵蓋:全球淨零排放與碳中和最新進展、國際碳定價機制發展(碳稅、碳費)、自然碳匯發展趨勢、氣候變遷相關政策與法規、低碳創新技術與綠色轉型方案、全球塑膠公約最新動態、ESG趨勢觀察等議題。在全球加速邁向淨零未來的關鍵時刻,讓我們與您一同洞察先機,開創永續新局。

川普解散氣候外交辦公室 美恐缺席COP30氣候峰會

美國關閉全球變遷辦公室。
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國務院重組裁撤氣候外交部門。
美國可能缺席今年COP30峰會。

總統府討論美關稅政策影響淨零 氣候變遷委員:採購天然氣不如買電動車

賴清德強調持續強化氣候治理與綠色轉型。
政院通過4100億元特別預算,助力減碳與供應鏈轉型。
整合「關鍵及戰略資源國家隊」確保物料留台。
委員建議擴大進口電動車優於長期購氣合約。

《氣候法》兩年完成14項子法 今年中預告「碳捕捉封存」草案

環境部已完成14項子法,聚焦碳定價工具。
年中預告「碳捕捉封存(CCS)管理辦法」草案。
學者促請制定具體效能標準以推動減碳。
民團建議以氣候基金支應TPASS,強化民眾感受。

2025碳費》為什麼碳稅不只是懲罰?企業永續投資該怎麼做?八大綠色因應策略全解析

碳費由環境部徵收,用於節能減碳。
台灣碳權交易所提供碳諮詢與交易平台。
2025年起碳費每噸300元,逐步調升。
建議企業採八大策略因應全球綠稅壓力。

碳權也有評級!TCDD、Sylvera發表碳信用報告,助台灣碳市場接軌國際

TCDD與Sylvera合作發表碳信用評級報告。
報告強調碳核算、額外性與長久性。
台灣將導入國際標準提升碳權透明度。
目標打造具競爭力的碳信用市場。

《冰的顏色》揭北極危機!台灣為何不能忽視格陵蘭融冰?

格陵蘭冰層的厚度自1961年來已減少27公尺,相當九層樓高。
在高碳排與融冰持續下,台灣到2150年時,海平面可能上升65公分,甚至逼近200公分。
融冰將導致極端洪水的發生頻率增加5至10倍。
全球暖化讓因紐特族獵人文化出現生存危機。

冰川跟我們有關係嗎?格陵蘭冰層60年厚度減少27公尺…氣候影響近在眼前

60年間格陵蘭冰層厚度減少27公尺
氣候變遷問題需「由上而下政策引導、由下而上公民行動」雙軌並行
紀錄片《冰的顏色》呈現冰川科學與原住民視角,強化公眾對氣候議題的感知與理解

地球暖化 環境部:抗高溫對策聯盟目標5月底成立

台灣2022年均溫上升至攝氏24.2度以上
環境部預計5月底前成立抗高溫對策聯盟
將整合各部會對高溫的應對措施
聚焦產業轉型、開發抗熱裝備與高溫預警

美關稅是否影響淨零政策? 彭啟明:台灣碳費費額低,減碳進程不變

彭啟明強調碳費政策不變,費額全球偏低
政府將輔導企業轉型,推動綠色採購與基金投資
太陽能風能不受中國供應鏈影響
核能重啟需社會共識,無立即啟動條件

世界地球日前夕,Apple公布達成溫室氣體減排60%,攜手台積電等半導體、面板供應商承諾2030前減氟90%

Apple溫室氣體排放較2015年減少60%
攜手供應商2030年前減氟90%
所有Apple電池與磁石皆使用再生材料
推碳中和產品與減廢行動

銀行減碳「踩剎車」?淨零銀行聯盟放寬1.5°C目標,重訂遊戲規則

淨零銀行聯盟將1.5°C降為指導原則
Triodos Bank抗議退盟,批評削弱承諾
環團質疑銀行減碳決心與責任感
調整目標為吸引新興市場銀行

企業如何應對 IFRS S1、S2?永續準則演進與接軌現況一次看

2024年起IFRS S1、S2正式生效
台灣將於2025年起全面揭露永續指標
SASB準則將成為揭露依據與接軌橋梁
金管會規劃分階段實施年報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