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新訊
為協助會員掌握全球淨零轉型脈動,台灣淨零排放碳中和協會(NZCA)每週精選國內外重要碳議題趨勢,提供即時且專業的新知觀測,協助會員即時掌握國際脈動,作為企業推動永續發展的策略參考。我們的觀測範疇涵蓋:全球淨零排放與碳中和最新進展、國際碳定價機制發展(碳稅、碳費)、自然碳匯發展趨勢、氣候變遷相關政策與法規、低碳創新技術與綠色轉型方案、全球塑膠公約最新動態、ESG趨勢觀察等議題。在全球加速邁向淨零未來的關鍵時刻,讓我們與您一同洞察先機,開創永續新局。
2035年減碳目標38%±2% 我國NDC3.0「Beta版」出爐
台灣提出2035年減碳38%±2%的NDC3.0「Beta版」,需社會對話後定案。
六大部門旗艦計畫助攻減碳,包括能源再生、住商節能與運輸電動化。
環境部強調碳捕捉與資源循環,2030年預計減碳305.8萬噸。
2025/1/24
過年大魚大肉…你知道台灣肉蛋奶碳排放,超過全國交通運輸總和嗎?
台灣進口肉蛋奶等高碳排食材的碳排放超過交通運輸總和,顯示飲食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
牛、羊肉、奶製品等進口項目碳排量居高,需推廣低碳飲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歐洲等地啟動植物基飲食政策,台灣參考推動低碳飲食,結合健康與永續目標。
2025/1/24
環境部預算縮水13%歷年最高,碳費審查受影響?
環境部預算被削減13%,恐影響碳費審查及氣候談判進度。
台灣六成民眾不瞭解淨零目標,政策宣導需加強。
高鐵升級設施,年減塑67噸,推動永續運輸。
台塑投入4億元建設麥寮ESG園區,強調文化與永續發展。
2025/1/23
碳盤查範疇三怎麼算?證交所公布供應鏈、員工通勤等15類量化方法,助上市櫃接軌IFRS
證交所發佈範疇三碳盤查指引,涵蓋供應鏈與員工通勤等15類排放計算方法。
台灣上市櫃公司2026年起接軌IFRS S2,首波適用資本額百億以上企業。
指引提供排放源辨識、數據整合與基準年管理方法,並解決重複計算與數據不足問題。
2025/1/23
從TCFD進入TNFD,企業如何朝向Nature Positive推進?
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成為國際標準,存在情境分析與數據標準化不足問題。
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以自然風險為核心,補足生物多樣性、水資源等多層面風險管理需求。
TNFD的LEAP框架提供循序漸進的分析流程,聚焦定位、評估與準備應對措施。
TNFD普及挑戰包括自然風險定義、數據標準化及市場與政策支持不足。
2025/1/20
川普讓 ESG 倒退,美 ESG 基金 2024 年失血額創新高
2024年美國ESG基金淨流出達19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連續兩年失血。川普即將重返白宮,強調支持石油業並批評風力發電,引發市場對ESG的信心危機。2021年ESG基金曾因社會與環境議題而風靡,但受共和黨反ESG行動及漂綠疑雲影響熱度大減。
2025/1/17
美國「氣候避風港」城市吸引人口遷入 紐時:沒有安全的地方
美國「氣候避風港」城市如水牛城與德盧斯吸引移民,因遠離颶風、野火與海平面上升威脅。
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在2024年颶風海倫侵襲下,打破氣候避風港的安全神話。
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影響全球,所謂避風港地區面臨氣溫上升與風暴加劇威脅。
專家建議改用「氣候調適區」概念,強調基礎設施投資與提升韌性的重要性。
2025/1/20
循環經濟理念:大理石廢料如何為室內氣候帶來突破性解方?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開發吸濕建材,能降低濕度並減少對高能耗通風系統依賴。
新建材以大理石廢料與地質聚合物製成,結合3D打印技術,環保性能突出。
模擬測試顯示,吸濕建材可降低高濕度超標頻率達75%以上。
2025/1/18
綠色旅遊商機萌芽 負碳住房、永續餐桌敲開市場
雲品國際推出「負碳排住房」,已吸引逾5000組住客響應。
台北晶華酒店導入AI廚餘系統,每日減少食材浪費達7成以上。
2025年旅宿業將取消一次性備品,估年減少約2500公噸碳排。
2025/1/18
2025世界經濟論壇將登場:永續議題圍繞5大核心,綠領人才被列為熱門職缺
2025論壇主題為「智慧時代的全球協作」,討論永續、科技與全球合作挑戰。
聚焦五大核心:信任重建、成長重塑、人才投資、守護地球、智慧產業發展。
再生能源工程師與電動車專家列入15大增長最快職缺之一。
低碳技術推廣加速,2050年90%人為排放量有望減少。
2025/1/17
地方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 環境部最快春節前核定
環境部預計於農曆年前核定地方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
方案涵蓋海岸溢淹、生態保育、光電開發等多面向調適策略。
台北市著重都市熱島調適及高溫預警;高雄市強調節水及海岸防護管理。
2025/1/15
歐盟:航空業使用永續燃料 2050年有望減碳47%
歐盟預估2050年航班增至1180萬班次,需綜合措施達淨零目標。
永續航空燃料法規設定2050年永續燃料供應占比達70%。
民航飛行占歐盟交通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2%,影響包含多種非CO2排放。
使用永續燃料與節能技術,2050年可減少碳排放650萬噸,減碳47%。
202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