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新訊
為協助會員掌握全球淨零轉型脈動,台灣淨零排放碳中和協會(NZCA)每週精選國內外重要碳議題趨勢,提供即時且專業的新知觀測,協助會員即時掌握國際脈動,作為企業推動永續發展的策略參考。我們的觀測範疇涵蓋:全球淨零排放與碳中和最新進展、國際碳定價機制發展(碳稅、碳費)、自然碳匯發展趨勢、氣候變遷相關政策與法規、低碳創新技術與綠色轉型方案、全球塑膠公約最新動態、ESG趨勢觀察等議題。在全球加速邁向淨零未來的關鍵時刻,讓我們與您一同洞察先機,開創永續新局。
看好AI綠電需求爆發,油田商Baker Hughes跨足加州最大地熱發電計畫
2025/9/12
Baker Hughes將導入鑽井技術,支援地熱發電。
「Hell’s Kitchen」計畫發電量預估達500兆瓦。
地熱電廠碳排少99%,供應AI資料中心電力。
Fossil-fuel firms receive US subsidies worth $31bn each year, study finds
2025/9/9
超過85位氣候科學家聯名反駁DOE報告。
批評報告誤導數據、缺乏同行審查。
專家憂該報告將成削弱環境法依據。
📌 彙整觀察:
一方面,中東天然氣協議與美國化石燃料補貼顯示傳統能源仍深具影響力;另一方面,AI帶動的綠電需求與地熱投資則展現轉型的新動能。
本會觀察,能源轉型將持續呈現「舊能未退、新能崛起」的雙軌態勢。對企業而言,如何在能源選擇上兼顧成本、政策趨勢與減碳責任,將是未來經營的重要課題。
全球第三大傳播集團旗下英國AMV BBDO廣告公司爆發漂綠吹哨者訴訟案
2025/9/1
創意合夥人揭廣告漂綠,遭邊緣與逼退。
涉及Mars巧克力與貓食等永續宣稱爭議。
吹哨者拒簽保密協議,訴訟已進入司法程序。
Greenwashing: 20 recent stand-out examples
2025/8/31
麥當勞紙吸管不可回收,廣告卻主打減塑。
IKEA被揭使用非法木材,仍宣稱永續製造。
Apple宣稱碳中和手錶,卻依賴存疑的碳抵換。
📌 彙整觀察:
國際廣告業出現漂綠吹哨訴訟,加上近期二十起典型案例,顯示漂綠問題正引發更嚴格的監督。
本會觀察,會員企業需更加謹慎,以透明數據與可驗證行動回應社會期待,避免因行銷語言過度而遭遇信任風險。
Netflix攜美國森林基金會敲定15年碳權協議,「創新融資」如何帶動農村碳經濟?
2025/9/8
Netflix與美國森林基金會簽15年碳權協議。
採「里程碑預付款」模式,降低小農門檻。
計畫目標覆蓋7.5萬英畝,產480萬噸碳權。
📌 彙整觀察:
越南透過碳權轉讓獲取財政收入並落實國家貢獻,Netflix則以長期協議支持森林保護,凸顯碳市場與融資模式的多元化發展。
本會觀察,碳權正從國際金融機構到跨國企業逐漸成為資金配置的新管道。台灣未來若要進入國際市場,需同步建立嚴謹的認證與治理,才能提升碳資產的公信力。
我的退休金虧多少? 民團推四大基金氣候損益計算機
2025/9/12
Baker Hughes將導入鑽井技術,支援地熱發電。
「Hell’s Kitchen」計畫發電量預估達500兆瓦。
地熱電廠碳排少99%,供應AI資料中心電力。
Why plastic-filled Neptune balls are washing up on beaches
2025/9/2
西班牙海灘現「海神球」,17%含大量塑膠碎片。
一公斤中最多發現1,500片塑膠,密實球更易捕塑。
研究者戲稱「大海正在把垃圾還給我們」。
📌 彙整觀察:
投資工具的氣候風險計算與聯合國對公正轉型的警示,凸顯金融與社會面向正逐漸成為淨零進程中的核心議題。
本會觀察,台灣在推動轉型時,不僅要看碳減量成果,也要重視資金流向與社會公平,避免「低碳」與「不平等」並存的矛盾。
📌 彙整觀察:
此現象突顯海草生態系在「塑膠捕集」中的潛在作用,也反映塑膠汙染正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到人類生活圈。建議會員企業重新審視塑膠使用與回收政策,強化源頭減塑行動。